笔趣阁>军事历史>大宋有毒>131 招兵买马

“就这样,何日走无需告之,望早日回返,届时在飞羽堂中我亲自为富经理布菜斟酒!”

洪涛没有依依不舍的习惯,更不愿意搞送别那一套。对他而言,付出感情远远比付出财富、权利、声望费劲的多,这也是天性,没辙。

富姬也是个爽快人,拿了驸马写的密信和价值五百贯的银铤就离开了驸马府,直奔南熏门内的龙卫营。

这里是禁军驻扎地,她去禁军驻扎地做什么呢,难道说洪涛的怀疑是正确的,富姬真与禁军有交集?真是冤枉富姬了,她来龙卫营唯一的目的就是雇佣随从。

在武侠小说里经常能看到镖局的名字,很多时候镖局也是武林高手的聚集地。比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中都出现过龙门镖局,位置在南宋临安城内。

可以负责任的说,宋朝没有镖局,连类似镖局的行业都没有。在这方面水浒传就写得略微严谨,里面没提到过镖局和镖师,更没有梁山英雄打劫镖队的戏码。

那有人要问了,难道宋朝人不出远门吗?

事实上宋人很喜欢旅游,尤其是文人雅士,没事就到处瞎转找灵感。而且宋代官员更换职务很频繁,上任、卸任也都要穿州过府,那他们出门遇到危险怎么办呢?

第一就是结伴而行,大家伙一起走,被劫道的可能性就降低了。不要忘了,宋代的文人也是可以上马指挥打仗的,营养又跟得上,不一定比劫道的弱。

有人说宋朝禁止民间持有武器,劫道的会拿着刀,旅客自然不会随身带刀,总不能个个都学过空手入白刃吧。

这个说法属于一瓶子不满半瓶子咣当的水平,宋朝禁止私人持有武器不假,但不是所有武器,而是不允许私人持有弩、甲、矛、旌旗、幡织这类军队的制式装备。按照《宋刑统》规定:弓、箭、刀、楯、短矛,以上五事,私家听有。

在清明上河图的孙羊正店旁边就画有一家弓箭铺,里面既有匠人在制作弓箭,也有客人在试射弓箭。

如果宋朝禁止一切武器,那这间店怎么会存在呢?总不能说它是专门开在繁华闹市里,给禁军制造装备的作坊吧。

水浒传里也有很多地方表明了宋朝是可以带着武器出门的,但不允许持弩、不能穿甲、不能携带长兵器。大多数时候一根哨棒是标配,再讲究点就来把朴刀。

什么叫朴刀呢,这玩意挺有意思,它应该算宋朝百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具体体现。

政府不是规定不许私人持有长兵器嘛,百姓们干脆就把长柄刀拆分成两个部分,刀头和刀柄。平时就拿着刀柄当棍子用或者拿着刀头当单刀用,到了荒郊野外才把刀头与刀柄组合起来,又变成长刀了。

除了结伴而行,富裕人家还可以带着随从一起走。意思也是一样的,就是人多势众,增加犯罪成本,减少被劫的机会。

最后还有一种出游方式就是坐船,在陆路交通不太方便的古代,沿河流坐船旅行也是一种主要的出行手段。慢是慢了点,还得绕路,但架不住安全舒适。

富姬如果直接去兰州,也是后世的兰州,顺着渭水逆流而上,下了船往北再走百十里路即可。但她要先去延安府找沈括,再走水路就太绕了。

好在从开封往西到京兆府、从京兆府向北到延州、再从京兆府西进兰州都有官道,沿途每隔60里到80里设立驿站,虽然只有官员才可住,但多少也是个安全保证。

不过就算有官道,一个女人独自跑那么远的路依旧很不安全,况且她随身还带着价值几百贯的银铤,就更不安全了,所以要去找几位随行的同伴。

去城门口随便结商富姬还不太放心,她当女官时也不是没出过远门,只是没去过这么远、这么偏僻的地方。按照她的经验,同行者最好是知根知底且有几分武力的人。

这个要求就有点难度了,会那么巧就碰到这种同伴吗?显然是不太可能,不过富姬有办法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她要去的龙卫营里就能找到,或者说龙卫营的禁军熟人能帮忙找到这种人。

当了十多年女官,就算再不喜欢社交,在宫里也能认识几个禁军兵将,富姬就是来找他们雇人的。不要禁军士兵,也没那个资格,她想让这些熟人帮着介绍几位禁军的退伍士兵,最好是打过仗见过血的老兵。

与一般的武人相比,这些因伤或者特殊原因从禁军退伍的老兵战斗力更强、更熟悉边关风土人情、也更安全。毕竟他们的家眷都在开封,出了问题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既然是熟人,又有酒肉可以吃,富姬的请求很容易就得到了满足。龙卫营的熟人在酒足饭饱之后,拍着胸脯表示不用等几天,明日就会有3名符合条件的老兵去飞鹰社报道。要是不够用的话就张嘴,多了不敢说,再弄来十个八个也是分分钟的事儿。

这些年边关大仗没打、小摩擦不断,禁军中时有伤残士兵不愿再去厢军里混日子,选择了回家团圆。有些人能找到合适的营生,但有些人就过得不太如意。

富姬开出了每人30贯的高价,这等于普通力工半年多的工钱,且一路上吃喝住行都免费,又不用冒太大风险,只需要把人安全送到兰州即可,再慢三个月也回来了,这笔钱等于是干落,很动人的差事。

找到了人手富姬还不能闲着,得去找交通工具。好歹也是女官出身,现在又是大经理,驸马说在不远的将来还能当更有权势的董事长。


状态提示:131 招兵买马--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