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网络游戏>远东1628>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北进

东北野战军北上扫荡的中路支队成功的攻陷了叶尼塞斯克要塞,为各部队开了个好头。几天后东路支队和西路支队的扫荡部队也陆续派出了先遣突击部队。

俄国殖民者灭亡西伯利亚汗国后,又继续向东突进,只花费了近40年时间就占领了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西伯利亚三大水系。

其中西路支队从勒拿河的维季姆河河口地区出发,主要扫荡勒拿河沿岸,极其主要支流维柳伊河、奥列克马河、阿尔丹河、奥列涅克河沿岸地区,相比叶塞尼河和鄂毕河,俄国在这个地区的力量很少。

最早在1628年,俄国贵族萨木松·纳瓦次基首次率领探险队到勒拿河流域侦察,俄国政府于1638年建立了雅库次克督军辖区,任命戈洛文为首任督军。

俄国占领勒拿河以后,每年有数以千计的殖民者、商人来往于此,从这里攫取了大量珍贵的貂皮,据记载最高年分捕获14万6000多张貂皮,运出的貂皮每年高达两、三万张,使莫斯科国库获得巨大利益。

东路支队从鄂毕河的托木河前进基地出发,扫荡鄂毕河沿岸,极其主要支流额尔齐斯河、托木河、卡通河、克季河和瓦赫河等沿岸地区。

鄂毕河流域属于西伯利亚汗国故地,俄国对这一地区开发的比较早,分别于1586年建立了秋明,1587年建立了托博尔斯克,1594年建立了塔拉,1592年建立了彼雷姆城,1600年建立了图林斯克城,并与1661年建立了“充满黄金的皇家世袭领地”的曼加结亚城,然后以这些据点为大本营到处抢占地盘。

曼加结亚城和托木斯克城的建立,标志着俄国基本上占领了鄂毕河流域。俄国在这一地区设置了托博尔斯克督军辖区,在12个主要城镇建置县制。

远东军东北野战军的三个扫荡支队,利用西伯利亚的三大水系。乘坐大批内河蒸汽甲板驳船,浩浩荡荡的开往北方。

在大批空艇部队的支援下,对俄国在西伯利亚地区三大水系流域的俄国据点,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战斗基本复制了中路支队攻占叶尼塞斯克要塞的过程。

俄国人在西伯利亚的据点基本都是木质的棱堡。配备火绳枪和少量前装火炮。对付装备简陋冷兵器的西伯利亚当地土著,倒是挺好使。可是面对远东军的强大炮火,以及武装到牙齿的远东军,那基本就是摆设。

西伯利亚丰富的水路,为远东军带来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各个分队以营为单位,乘坐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在各个河流上大肆扫荡俄国据点。

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对参战部队下了死命令,那就是不留俘虏。对各个据点的首领,以及抵抗比较激烈的地区的所有俘虏都要施以残忍的木桩刑。

俄国在西伯利亚各地的据点,这下可算是倒了血霉,他们根本想不到会受到如此猛烈的进攻。因为西伯利亚地广人稀,俄国在各地的力量都很单薄,而远东军三个方向的扫荡支队的兵力又非常充裕。使得他们几乎没有反应的时间。

虽然此次扫荡战役,被远东军东北野战军定义为一次远距离实兵实战的拉练演习,但是参战的东野各部队,对此次战役也都非常的重视,进攻俄国据点的时候极为猛烈。

俄国东侵对西伯利亚的各族土著来说是灾难性的,东侵的主力都是以残暴的哥萨克人,因为西伯利亚地域广袤,气候寒冷,环境极为恶劣。

所以东侵的哥萨克根本无法携带足够的给养,在西伯利亚漫长的冬季。他们就连越冬的粮食都无法保证。除了在西伯利亚到处杀戮抢劫,他们几乎熬不过冬天。

著名的哥萨克首领,“毕萨罗”式的凶残殖民者伊凡·卡尔金于1630年曾侵犯到伊里姆河、库塔河及勒拿河中游,血腥屠杀当地的各族土著。火枪兵百人长彼得·别凯托夫替换卡尔金。来到勒拿河,他同前任一样,在当地肆意烧杀抢掠,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1850年以后,俄国趁中国清朝衰微,武力侵略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一带。俄寇甚至拿索伦人当食物,简直是吃人的恶魔。

尼古拉耶夫攻占庙街,残酷杀害当地的赫哲族和鄂温克族居民,制造庙街惨案,并改名为尼古拉耶夫斯克。同时俄寇将海兰泡江东64屯的鄂伦春族居民赶进黑龙江淹死或杀死,制造了海兰泡惨案!

由此可见,对外扩张不仅是历代沙皇皆如此,而且俄国民间人士也是如此。扩张侵略已经深入俄国人的骨髓,说俄国人侵略成性,恐怕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有了在亚洲的扩张,才使俄国把其他欧洲国家远远甩在后面,变成世界最大国家。

19世纪中叶后,在欧洲已经彻底暴露了二流国家的本质的沙俄,却轻松地从大清手里抢走中国几千年奠定下来的领土。

即使在17世纪,沙俄国内部一派大乱,就这样他们依然靠民间力量为主的沙俄盗匪兵,轻松从“千古一帝”康熙的手里,拿走贝加尔湖流域土地,这也使得的沙俄在东西伯利亚有了据点。

沙皇尼古拉一世丢了土地就自杀谢罪,我们伟大的“千古一帝”康熙,丢了那么大的一片土地,直到今天还有众多软骨头的文人,说他有多么伟大。

远东军扫荡俄国在西伯利亚据点的同时,也对西伯利亚当地的各族土著进行收拢整编。远东军对于积极配合的当地土著,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政策。

紧随在远东军后面的外东北土著,也组成了庞大的北迁大军


状态提示: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北进--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