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是只能借鉴历史上的经验,毕竟也只有中国历史上才有大面积的流民迁徙,其他国家都没有中国这么大规模。王辅茞认为,不需要给他们提供军饷,只需要让大家有饭吃,组织他们自食其力,也就是屯田。
台湾倒是也有荒田和未开垦的土地,客家人在广东大多住在山上,被成为山民,到了台湾,他们都聚居在平原上,把生番赶上了山。所以人口的压力是会把人往山上逼的,这对周琅支持的开山种茶是有利的。
可现在茶树、茶种都缺,所以也只能让大量无事可做的流民,去山上先做预备工作。
诸如砍树,铲草,翻地,先把地弄出来,然后等茶种。
另外周琅开始想尽办法获得茶苗,种子已经来不及了,就要现成的苗木。通过魏连理在广东搜求,也花重金向朱濆求购。
等秋季结束的时候,总计流入凤山县的流民高达十三万,他们开辟出了五万亩茶园,可因为茶苗的稀缺,每亩往往只能种植三十株茶树,相比武夷山的成熟茶田,一亩三百株都是稀疏的,密植可以达到一亩一千多株。
但一次性引种了一百五十万株茶树,也算是让种茶这项事业大大提。但效果如何,就只能看那些茶树的长势了,不过估计不会乐观,几个经验丰富的茶农认为,能活一半,就该去庙里还愿。
在朱濆的帮助下,从福健高薪雇佣了三千多个茶农,正是有这些茶农的协助,最后这些茶园才像些样子。
秋天过后,流民终于停止了。
因为台湾府的决战分出了胜负,天地会击败了清军,台湾府落入了陈周全的手中。
至此,从台湾北部的淡水厅、噶玛兰地区,到南方的凤山县地界,都已经是陈周全的势力范围,毫无疑问,他此时已经是满清最大的心腹大患,是数起大旗要跟满清争天夺国的大明天运皇帝。
周琅不在乎陈周全占据了多少地盘,拥有多么强大的实力,他只关心陈周全先一步的举动。显然他不可能窝在台湾府,现在台湾三分,陈周全占据中北部绝大多数地方,周琅偏居凤山县一隅,海上则是朱濆控制了澎湖。
在这种情况下,周琅很担心陈周全会南下攻打自己,毕竟一山不容二虎,陈周全恐怕不愿意接受台湾岛上有两个分裂势力,哪怕周琅是他的妹夫也不行。
但很长一段时间,陈周全并没有采取行动,毕竟他需要时间消化胜利果实。嘉义县、台湾府和彰化县都是台湾开最早的地区,物阜民丰,现在都在他手里控制着,但还不稳定。打下台湾府后,已经有大量读书人开始投靠陈周全了,天地会组织里也不缺读书识字之人,大量中小商人都跟天地会有关系,这些人现在都削尖了脑袋,想在陈周全麾下谋一个职位。
朱濆在海上也很安静,就在陈周全猛攻台湾府的那些天,他承受的压力是最大的,满清调集了福健、浙江和广东一带的水师围攻澎湖,最危险的时候,周琅的舰队也全部都在澎湖支援朱濆,否则他现在已经被清军剿灭了。
而陈周全胜利之后,朱濆的危机不但解除了,清军见到救援台湾无望,久攻无果之后,就撤退了。台湾府城被攻破的时候,朱濆也趁机捞到了不少好处,大量府城里的豪商富贾,甚至文武官员后来乘船往海上跑,结果都成了朱濆的猎物,他不但抢夺了大量的财物,甚至招降了一千多清军水师官兵。
不过获得好处最多的,依然是周琅控制下的凤山县,最后不但多了十五万人口,让凤山县人口达到了五十万之多;最关键的是,那些逃难而来的富人之中,拥有大量的读书人,一下子就解决了周琅麾下知识水平严重地下的困局。
现在台湾三分,各显神通,都开始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经营地盘,这个格局能保持多久,谁都不知道,但大家都知道,矛盾是迟早要爆的,早晚而已。
果然年前,陈周全派遣陈光辉来凤山县,诏周琅前往台湾府祭拜郑成功。
大家都认为决裂就在眼前,因为周琅去了,很可能被对方控制起来,如果不去,陈周全则有了讨伐周琅的理由,毕竟现在周琅名义上属于陈周全麾下,却敢不服从陈周全的命令,这形同造反,自然是要镇压的。
王辅茞给周琅出了很多计策,什么装疯卖傻计,装病拖延计等等,总之就是不能去,还最好不要跟陈周全撕破脸。
那里用这么麻烦。
周琅直接告诉告诉陈光辉,他不会去跟陈周全见面的。
阴谋诡计就不要耍了,如果陈周全来打凤山县,除非十天之内把凤山打下来,只要给凤山县留下一座港口,周琅就会带着手下的舰队去投靠满清,把满清的軍队接到台湾来。
陈光辉连说误会,就说皇帝(陈周全)只是想拜祭一下延平王(郑成功),仅此而已。
显然把周琅逼到满清哪一方,是陈周全无法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