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与萌娃的文艺生活>264、唐霜挖的坑

听到刘伟如说他是真正的知行合一的代表,唐三剑心里一噔,脸上不动声色,倒要看看这位刘主席接下来要说什么。

现场的人诧异地看看刘伟如,看看唐三剑,经过了先前的一幕,都能猜到,估计又要掐起来。

张厅长先前没到,所以不知道两人有过交锋,当下饶有兴趣地问刘伟如:“刘主席这话怎么说?”

刘伟如笑呵呵地看看唐三剑,见他竟然同样笑眯眯地点头示意,心里冷哼一声,等会儿你就笑不出来了。

刘伟如:“首先声明,我是极其敬佩唐教授的,魏主席知道,我在很多场合都夸过唐教授是粤州文化界的思想之鞭。”

他口里的魏主席笑笑,点点头,没做声。

刘伟如:“今天的主题是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我认为唐教授的那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就是创新思维应用的最好典型,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猪,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贬义词,脑袋不好使就骂猪脑袋,不干活就骂是懒猪,骂人肥胖就说是头猪……这样的例子太多了,但是唐教授却把猪这个传统的贬义形象摇身一变,成了思想的革命者和行动的先行者……”

众人听刘伟如从传统文化与创新思维的角度剖析《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看来他确实下了一番功夫研究,说的头头是道,就连唐三剑都没想到自己写的这篇文章,竟然蕴含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思想的厚度和广度超乎了想象。

真不知道该称赞唐三剑写的好呢,还是该称赞刘伟如剖析的深刻。

这么看,刘伟如俨然一位唐三剑的拥趸。

刘伟如:“如果仅仅是一篇文章,唐教授还当不得知行合一的杰出代表。”

张厅长很合时机地问:“哦?还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吗?”

张厅长确实不知道唐三剑的情况,他只读过一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对唐三剑的情况不甚了了。

刘伟如:“张厅长可能有所不知,唐教授除了研究学术,还是一位武侠迷。”

张厅长:“武侠?武侠小说?”

刘伟如:“正是,武侠小说。”

张厅长哦了一声,没有发表意见。

当今文化界,尤其是传统文化界,对武侠的认识停留在消遣文化,地位不高,哪怕如今武侠崛起,年轻人很多爱看武侠小说。

武侠文化甚至不能称之为文化,不受知识份子,尤其是自诩精英的那些人待见。

比如现场的众人,比如张厅长。

你武侠小说写的再好,卖的再火,翻拍的电视剧和电影万人空巷,见到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也得毕恭毕敬地称呼一声老师,执学生礼。

见在场的众人神色变化,刘伟如心中冷笑,继续说道:“虽然武侠小说缺乏文化底蕴,打打杀杀,没有多少文化营养,但是不可否认,现在的年轻人就是爱看,不仅是小说,还有电影,电视剧。”

“我们是文学创作者,写作的风向标就是人民大众的喜好,要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而现在人民大众的风向已经变了,传统的严肃文学市场越来越小,尤其在年轻人中。”

“我们作协前段时间做了一个调查,访问了2000名年龄在18岁到35岁之间的年轻人,得到的统计结果是,在近三年里,75爱看或者看过武侠小说,而看过传统文学作品的比例,堪堪10!”

现场顿时议论纷纷,刘伟如不停,接下讲道:“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拥抱变化,拥抱流行文化,不能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不要再写那些讲大道理的书了,年轻人不爱看;不要再写那些经历坎坷的故事了,年轻人不爱看;不要再关注作品中的文化思想了,年轻不爱看;不要再精雕细琢遣词造句了,年轻人不爱看!”

“我们要改变创作思路,在这方面,应该向唐教授学习,他早就走在了我们前面,创作了好几本武侠小说,我看过,挺欢乐的,很好看啊~唐教授,我最喜欢你的那本《一苇渡江》,写的真好,一百多万字吧,我一天一夜没睡觉就看完了,痛快!”

有人忍不住问道:“写的什么内容,一百多万字竟然一天一夜就看完了?”

有人说:“这种小说哪里需要仔细看,都是一目十行扫看,除了故事性,没有其他值得讲的了。”

有人说:“那就是我们说的文化里的快餐,快餐文化嘛~”

……

刘伟如等大家说了会儿才说道:“不同的书,看的速度自然不一样,陆明义的《黑白》,短短五万字,我就看了一个礼拜,所以说,这和《一苇渡江》不能相提并论,没有可比性嘛!”

唐三剑心中冷笑,这笑面虎说了半天,最后才露出牙齿。

张厅长问唐三剑:“唐教授,你真的在写武侠小说?”

唐三剑:“写了好几年了,刚才刘主席提到的《一苇渡江》是我今年才完成的一本。”

刘伟如似乎忘了,虚心问唐三剑:“哦对了,唐教授,你现在在写的那本叫什么名字来着?什么剑,不是唐三剑啊,哈哈~”

现场响起有些细碎的笑声,唐三剑仿佛没听出话中的刀锋,说道:“叫《无常剑》。”

刘伟如笑道,一拍桌子:“对!就是《无常剑》,哈哈,想起来了,我也拜读了,和唐教授先前的几本风格很不一样,是你自己写的吗?”

唐三剑嘿嘿笑道:“不敢找枪手,都是我一字一字打出来的。”

刘伟如哈哈笑:“那可真不容易,有50


状态提示:264、唐霜挖的坑--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