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盛唐发动机>第九十六章电焊
他就能吃下大部分。

马口铁造在年前就研究出来了,其实就是镀锡铁,现在的镀锡工艺很差,吴怀斌没有办法,为白糖,临时让何诗桥弄了一部分过来,效果还可以,就是成本大了点。因为镀的不均匀,损失了一部分。还好,镀的不好的那部分,也做成个饼干盒。总的来说,去年的目标基本实现了,而今年的目标多了不少,蒸汽机,杜仲的橡胶替代品,电灯,有蒸汽动力的船,罐头,等等,看的吴怀斌自己的都头冒虚汗。

现在又回到杂乱无章的世界里,忙碌着快乐着,也没心没肺的活着,看的连李二都羡慕不已。电焊棒有眉目了,一个火炮厂调来的工匠,看见工地上有大理石的碎末,好奇的用米浆和大理石碎末包裹钢芯。晒干后,连续焊了几条都没有气泡,焊池很均匀,拿铁锤敲击焊接线,锤了好几十锤也没有裂痕。几个师傅兴高采烈的找吴怀斌,吴怀斌看着焊好的钢铁很是高兴,终于又迈过去一个坎,给几个工匠很重的奖赏,5万贯外加焊条厂的1成股份。吴怀斌给的奖赏让整个大唐红了眼,都纷纷向吴怀斌悬赏的发明进行研究。

有了比较好的电焊棒,焊接就成为连接钢铁的主要手段,船坞上到处闪亮耀眼的弧光。在攻克电焊棒的时候,韩城钢铁厂送来船只主要的钢材。龙骨,船肋,船板,等等都都运送了过来。试验船的吨位,只有1千来吨,但对于这个时代也是相当大的船只,

金大锤也回来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几个研究蒸汽机的骨干,还有一台新造的蒸汽机。蒸汽机其实已经弄出来好久了,只是体积庞大,而功率比较小,一直在改进。其实吴怀斌对于蒸汽机的理解,已经远远的赶不上金大锤,吴怀斌现在只是把那个世界的支离破碎的记忆给金大锤,让他往那个方向研究。

可完成一个研究要经常无数次的改进,一个大概的方向只能少走弯路,并不能减少对零件,机械原理的研究。为这个,吴怀斌从小学里挑出百多个学生,交给金大锤以及他的徒弟们带。实在没有办法,可以用的人太少了,从小培养,以求以后不为人愁。

现在的吴怀斌很少上朝,基本属于封闭状态,成天呆在船坞里,和金大锤研究螺旋桨,舵轮等等。每天都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李妍儿,素水心疼的不得了,却也无可奈何,劝了额很多次也没有用。吴怀斌很无奈的向两位佳人道歉,实在没有办法,这几年,吴怀斌真的有很多事情要做,停不下来,也舍不得停下来。

李孝恭一家已经搬回自己的府邸,李孝恭在陇右镇守,对于李二来说,争取这2年的安宁很重要。铁器的大量应用,使农民的工作强度大大降低,而工作效率却大大增加。在吴怀斌的建议下,李二取消的徭役,所有的官府工程都支付工钱。农民收入增加了很多,基本的温饱已经完成。

马铃薯已经在关中,山西,河南已经推广开来,民间的溺婴现象已经绝迹。总的来说,大唐的盛世已经开启,士族不再攻击李二杀兄弑弟,而是大举的派往大琉球开发,李二再没有原来那个历史一样举步维艰,一个全盛的大唐已经开始逐渐成型。


状态提示:第九十六章电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