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495节 出访日本 1

求日本人,这恐怕是世界上最让蒋纬国感到难以接受和难以做到的事。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尽管蒋纬国对日本人深恶痛绝,但眼下也不得不要低头了。经过第一阶段的中苏交战,南京军将领们反复分析中苏两军的优劣长短,得出以下若干结论:

第一,苏军70至80的军力由德军承担,这是必须要承认的事实,中苏交战绝不是中苏两国两军的全面交战,如果中苏两国两军进行全面交战,中国和中国军队几无获胜希望,这个结论并非“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而是因为中国确实底子薄,中国一直陷入内乱、外战、动荡中,没有时间进行全国性大建设和大发展,工业、经济、科技等方面都十分薄弱,中国在本质上还是一个农业国,而苏联已经是一个工业大国、工业强国,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让中国获得十年和平时间进行大建设、大发展,中苏的国力军力差距就不会这么悬殊了。联盟国打响的这场苏联战争的第一主角是德国,第二才是中国,中国是对苏联进行趁火打劫;

第二,单兵素质方面,苏军大不如南京军,苏军虽然也不能说是一触即溃的乌合之众,但在战斗精神、战斗意志上都不如南京军,南京军精神顽强、意志坚定、吃苦耐劳、服从性优良、拥有敢于为国献身的果敢勇气,苏军则不然,苏军是被高压制度而强行逼迫出的勇气,战事顺利时,苏军也很勇猛,但战事不顺时,苏军就会士气消沉、斗志萎靡,陷入崩溃乃至大规模投降。战场上经常出现这样的事:苏军在强有力的组织下,可谓排山倒海、势不可挡,一旦被打散(丧失整体组织),苏军马上就会陷入茫然不知所措的状态中。这其实是苏联“集体化制度”的一种表现,苏军作为一个集体,确实很有力,如果集体破碎成无数个体,每个个体都是脆弱无力的。至于射击、投弹、拼刺刀等战斗技能,南京军也明显优于苏军,苏军此时距离苏俄红白内战已有十七八年,在内战中具有实战经验的苏军官兵有的已退伍,有的成长为中高层军官,但又遭到大清洗而纷纷人头落地,使得苏军基层官兵内具有实战经验者比例并不高,远东战争是苏联红军第一次大规模对外作战,一方面暴露苏军的各种弊端隐患,一方面也让苏军损失了很多老兵,之后的大规模扩军使得数百万新兵被补入苏军内,进一步导致苏军内具有实战经验者所占比例被稀释,反观南京军,南京军是一支从战争中走出来的军队,实战经验很丰富,这一点超过苏军。所以,论起单兵素质,这是南京军的优点和优势;

第三,战术思维方面,苏军也不如南京军,大清洗导致大批苏军中高层军官死于非命,很多优秀和先进的军事思想被扼杀,南京军则不同,南京军虽然也存在这个缺点(南京军的师长、军长们都是蒋介石同辈的老将军),但南京军的青年军官们在不断成长,没有被打击,而是受到鼓舞(这一点离不开蒋纬国的贡献),所以战术思维方面也是南京军的优点和优势;

第四,军队人数方面,这一点是苏军的优势。中国虽然人口是苏联的两倍多,但参加苏联战争的南京军在人数上不如苏军(虽然七成以上的苏军在对付德军),这是由于南京军走的是精兵路线,没有充足的弹药,南京军训练不出上百万训练有素的军人,所以集中弹药训练几十万军人,从而训练出几十万单兵素质不亚于日军老牌师团老兵的精兵,苏军则是“滥竽充数”,因为质量不足而近乎饥不择食地加大数量,把大批只接受过短期训练甚至未接受正规训练的新兵补入军队、送上战场(这一点很类似于原先历史上中日战争期间的中日军队,中国军队人数大大地超过日军,但兵员素质大大地不如日军);军队人数上,南京军有质量优势,苏军则有数量优势;

第五,武器装备方面,这一点是苏军的最大优势。在轻武器上,双方相差无几,差距不大,中国的军工业虽然规模大不如苏联,但轻武器产量还是不小的,加上德日援助、战场缴获、南京军兵力少于苏军等原因,所以南京军在步枪、冲锋枪、机枪、掷弹筒、迫击炮等轻武器以及轻武器弹药上跟苏军差不多甚至比苏军还高一点,但在重武器上,南京军一下子大大地逊于苏军,重中之重就是大口径火炮(重炮),南京军各型火炮的数量只有苏军一半左右,重炮数量更是只有苏军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幸好苏军七成以上军力忙于对付德军,否则苏军重炮数量起码是南京军的七倍),如此缺点,导致南京军重火力大不如苏军,一来使得南京军不具备太强的攻坚能力,特别是城市、要塞、堡垒、碉堡群,都是南京军的短处,二来使得苏军可以在重火力上压制南京军,导致南京军付出更多的伤亡和损失,苏军打起仗可以说是游刃有余,打攻击战,苏军炮火连天,防御的南京军因此承受极大压力,打防御战,苏军更是得天独厚,南京军几乎“不敢”攻击被苏军坚守的城市(新西伯利亚就是最好代表);除了火炮,坦克方面,苏军坦克数量要超过南京军(虽然苏军大部分坦克在东欧),但质量不如南京军的坦克,这一点倒不让南京军担忧;飞机方面,苏军飞机数量不占优势(在目前),飞机质量更是落于下风(在目前),但南京军即便夺得了制空权,也无法最大力度地对苏军展开空地打击,因为


状态提示:第495节 出访日本 1--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