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军事历史>二战之我是蒋纬国>第027节 雄辩 6
间内都不会发生太大改变。”他的这番话明显只是公式化的官样文章。

被主人下了逐客令的大岛浩三人既心急如焚又手足无措,三人不得不忍住怒气向希特勒鞠躬行礼,然后一边咬牙切齿一边垂头丧气地离开。

所有人再次一起望向蒋纬国,会场主角俨然已经从主人希特勒变成了客人蒋纬国。

蒋纬国轻轻地咳嗽了一下,神色变得严肃而郑重:“论起中国对德国的重要意义和战略价值,不妨先以日本来进行横向对比。日本虽然暂时很强,但却是个外强中干的小国、一个强而小且有可能变弱的国家;中国虽然暂时是弱国,但仍然是一个大国,并且是一个能很快变成强国的大国。首先,德国自然资源较为贫乏,除了煤炭和矿物盐外,石油、钢铁、有色金属等其它战略物资都非常少,中国除了石油较缺乏外,拥有非常丰富非常齐全的自然资源,所以德国有了中国,就等于有了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和后勤基地,当然,这一点已经是众所皆知的,我就不多说了;其次,战略上的价值,这一点特别重要。中国虽然穷一点、弱一点,但还没有沦落到会拖德国后腿的地步,并且会对德国起到两大无法替代的作用。第一,中国可以帮助德国来平衡美国。美国肯定不愿看到日本吞并中国,日本吞并中国后就会独霸东亚,继而威胁到美国,所以美国会帮助中国,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嘛!而在这同时,德国跟中国又是朋友,那么,中国就可以在德美之间充当调停者,缓解德美矛盾,这岂不是善莫大焉的一件好事?而日本只会加剧激化德美矛盾。元首阁下,我把话说到底,我在此说句非常不好听的,假如德国和中国成为盟友,毋庸置疑,中国会竭尽全力地跟德国同舟共济、患难与共,假如真的发生最不幸的事情,中国成为德国的敌国,那么,德国有一个昔日的好朋友在敌对阵营里,岂不是做什么都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在最差情况下,德国好歹也能多一下,是不是?第二,中国可以帮助德国牵制乃至消灭苏联。中国人口有四点五亿之巨,组建一支现代化的庞大和强大的军队并不难,跟日本作战,恰恰也就是磨练中队的机会。如果德国帮助中国打垮了日本,中国在战争中浴火重生,那么,同样和苏联有着不共戴天之仇的中国又怎么不会出兵苏联远东地区帮助德国?中队即使无法横扫西伯利亚,但是将一百多万苏联远东边防军吸引在中苏边境不敢动弹还是做得到的吧?那德国进攻苏联岂不是事半功倍?元首阁下,也许会有人说,中国不是苏联的对手。这话在眼下十年内确实不假,但苏联能东西两线同时开战吗?苏联能同时经受德中两国的两面夹击吗?苏联那时候根本不敢进攻中国,但又不得不要防备中国,所以,苏联远东地区的一百多万大军只能眼睁睁看着莫斯科即将沦陷却不敢轻举妄动。如此一来,中国便能间接地给德国带来胜利。与日本进行比较的话,差别就很明显了。日本本来就没打算打苏联,即便真的打了,日本也可以心不在焉、装模作样、敷衍德国,为什么呢?因为苏联没办法攻击日本本土,苏联的太平洋舰队非常弱小,苏联军队怎么踏上日本列岛?所以日本有恃无恐,它在对苏作战中立于不败之地,进可攻打苏联,退可出卖德国,跟苏联单方面媾和。而中国不一样,中苏两国有着上万公里的国土边界线,不死你死,就是我亡!中队可以杀进苏联境内,苏联军队同样可以杀进中国境内,所以,仇恨和别无选择的死局会让中国会拼尽全力!”蒋纬国声音愈发抑扬顿挫,他越说越兴奋,越说越激昂。

贵宾室内静悄悄的,希特勒等人都看着地图,陷入沉思。蒋百里和程天放都是震惊不已,两人看着神采飞扬的蒋纬国,都被蒋纬国这套惊世骇俗的构想给震撼住了。蒋纬国露出微笑,他知道自己稳赢不输,因为自己这些话每一句都说到了希特勒的心坎里。此时的希特勒虽然还竭力打着“爱好和平、维护和平”的旗号,但后世每一个人都知道,希特勒是个战争狂人,他在内心里早已经把发动战争看成是德国以后必须要做的事情了,击败英、法、苏等国更是他深藏在内心的秘密计划。

“我的元首,蒋少尉说的很对啊!”塞克特上将长长地嗟叹道,“新一轮的世界大战确实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德国和日本断交而和中国结盟,似乎暂时得不偿失,但却是利在长远。蒋少尉刚才这番鞭辟入里的透彻分析,确实有非常宝贵的战略参考价值啊!我个人极力赞同。我认为,在战争的一开始,德国进攻英法时应该竭力稳住美国,向白宫证明我们对美洲没有领土野心,而中日开战时我们要全力援助中国,奠定中国获胜和战后强盛起来的基础。最终,拉拢美国跟德中两国联合起来对付苏联这个庞然大物。新的世界,应该是德、中、美三大国所支配。元首,您还记得吗,德皇陛下就曾经在1907年试图筹备组建德、中、美三国联盟,但很遗憾,没有成功。也许,这项伟大的联盟只有元首您现在来完成了。正确地挑选好战友,我们德国才能真正不败,才不会重蹈上一次世界大战的覆辙。”

希特勒沉默地看着地图,神色凝重地点了点头。戈林已经露出怦然心动的神情。

里宾特洛甫再次开口:“虽然德国跟中国结盟给德国带来的利益确实很有可能超过德国跟日本结盟,但


状态提示:第027节 雄辩 6--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