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网络游戏>篮坛大金刚>第九百三十五章 三与一的区别(上)

从99年到05年,这六年中的加内特是其最巅峰时刻,基本上每个赛季都能拿到23+12+5的数据,同时也能在盖帽榜单上占据一定的位次。

这样的一位四号位球员算得上是联盟顶级球星了。

若不是龙金刚的出现,这个时间段里,加内特将确立自己在联盟中的地位,而森林狼队也会成为西部的劲旅。

雷?阿伦,这位96届黄金一代的五号秀球员,从进入联盟到上个赛季为止,他都是效力球队外线上最稳定的得分点,在过去的06-07赛季,他打出了场均26.4分,4.1篮板以及4.1助攻的绝佳数据,算得上是联盟一流的得分手。

保罗?皮尔斯就更不用说,98-99缩水赛季进入联盟之后就立即成为了凯尔特人队的重建基石,而他全能的表现也成为了凯尔特人队新的象征性人物。

05-06赛季,皮尔斯打出了26.8分、6.7篮板以及4.7助攻的全能表现。

这样三位球员聚集到一起,让凯尔特人队瞬间就有了争夺总冠军的实力,即便是他们之间不能形成一定的化学反应,依靠各自的个人能力,也能带着凯尔特人队走到最后。

更何况这三位都不是在场上多么独的球员,他们各自都有着相当出色的大局观和团队意识。

所以凯尔特人队在本赛季开猛进,若不是尼克斯队的重新崛起,他们将会让整个联盟的所有球队都感到心惊胆战。

现在联盟本赛季到目前为止表现最好的两支球队相遇了,他们的比赛打的如此的焦灼,互相原本都有机会打崩对手,但是两队最终却都顽强的坚持了下来。

凯尔特人队的优势就在三巨头身上,他们有着强大的个人能力,或许三个人单独都无法和龙金刚相抗衡,但是三个人和在一起就足以让龙金刚也感到压力巨大了。

整场比赛进入最后七分半,尼克斯队保持着微弱的领先优势,然而凯尔特人队也并不是没有机会,三巨头在接下来的两分钟时间里打出了相当出色的配合。

加内特内线要位吸引尼克斯队的防守注意力,雷?阿伦依靠帕金斯的掩护兜到底角拉开阵形,保罗?皮尔斯接到安德烈?米勒的传球在关键时刻命中三分球。

接下来尼克斯队进攻,三巨头突然包夹持球的龙金刚,龙金刚虽然及时将球转移到外线,但是安德烈?米勒闪身将球断下。

凯尔特人队马上掀起快攻反击,反击中,保罗?皮尔斯持球杀到尼克斯队三分线内,然后将球分给雷?阿伦。

雷?阿伦吸引了杰拉德?华莱士防守之后背传将球传给加内特,后者接球暴起扣篮得手。

短短不到两分钟时间,凯尔特人队就反超了比分。

比赛还剩下最后六分钟,尼克斯队不能再有任何的失误了。

阿德尔曼叫出暂停调整,他希望球员在接下来可以按照普林斯顿战术来继续比赛,越到关键时刻,球队越是要坚持打法。

接下来尼克斯队进攻,龙金刚没有进入内线要位,他也没有待在高位,而是给朗多做完掩护之后突然顺下。

凯尔特人队防守阵形被迫收缩,联盟中任何球队在面对龙金刚掩护之后的顺下时只能以收缩防守的方式来应对。

龙金刚顺下到接近三秒区的时候突然停了下来,转身站稳,给朗多挡开了追防的安德烈?米勒。

朗多没有犹豫,直接中投出手命中。

尼克斯队的这次进攻虽然看起来极为的简单,但是却与整个球队所有球员都分不开关系,若不是其他位置球员的跑位以及龙金刚恰如其缝的掩护,朗多不可能获得轻松出手的机会。

尼克斯队的这次进攻稳定住了局势,接下来他们也防住了凯尔特人队的进攻。

三巨头固然强大,但是也并非不能抵挡,杰拉德?华莱士拼着吃到第五犯的危险,险险的将保罗?皮尔斯的手中球断了下来。

此时尼克斯队并没有急着进攻,而是慢慢推进到前场。

距离比赛结束还有最后四分多钟,尼克斯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仓促的打快攻。

朗多带球推进到前场之后直接将球交给龙金刚,自己跑向弱侧,同时还给从底角兜过来的杰拉德?华莱士挡了一下人。

龙金刚直接自己运球向着杰拉德?华莱士的位置跑去,在相互交错的时候手递手将球交给杰拉德?华莱士。

杰拉德?华莱士持球没停,直接沿着中路突然杀向内线。

此时凯尔特人队的防守站位依旧完整,帕金斯也牢牢的跟着龙金刚。

然而就在此时,一向以莽撞形象示人的杰拉德?华莱士却传出了一记极为精妙的传球,他在突破中极为写意的将球往脑后一抛。

而原本在右侧四十五度角三分线外的龙金刚却突然一个反跑摆脱了帕金斯的防守出现在了杰拉德?华莱士传球的线路上。

龙金刚接球都没有运球,一步踏入罚球线以里,然后直接起跳暴扣,此时凯尔特人队再想包夹龙金刚已经不可能了。

龙金刚长臂一挥,在空中将球稳稳扣进,尼克斯队领先了凯尔特人队三分,局势又回到尼克斯队这边了。

接下来凯尔特人队依靠雷?阿伦的三分球将比分扳平,但是紧接着尼克斯队这边龙金刚同样三分球还以颜色。

龙金刚不进内线,凯尔特人队不可能对他实施包夹,而帕金斯身高不足,加内特又不能去单防龙金刚,所以龙金刚出手三分也是应有之理。

比赛进入最后两分钟,尼克斯队依旧保持着微


状态提示:第九百三十五章 三与一的区别(上)--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