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高正振臂一呼,应者无数。
张梁正忧虑,该如何应对官兵掘堤之策,忽然听到左右来报,说高正造反一事。
张梁闻言大怒,就要领兵前去平叛。
心腹之人急忙劝谏:“官兵以掘堤为威胁,城中将士早已军心不稳。”
“高正妖言惑众,应者无数,将军若领兵与其交战,胜负未可知也。”
“况且官兵掘堤在即,若不尽早撤离,早晚必定葬身鱼腹。”
“将军不若率心腹之人,趁乱弃城而走。”
“如此,高正夺得城池投降,则官兵不会掘堤,我等即可安然无恙撤退。”
张梁大怒。
“吾麾下兵马尽在此地,若弃城而走,士卒岂不都要成为官兵俘虏?”
“没有了十万大军,又如何抵挡关羽兵锋,纵然能够暂时逃得性命,早晚亦被擒矣。”
亲信急忙大声喊道:“纵然将军最终能够剿灭高正,又能如何抵挡洪峰施虐?”
“一个时辰内,平叛绝无可能,恐怕将军还在和高正僵持,南?已经成为一片泽国。”
很简单的道理,张梁并非不懂。
然而。
此时感受到被高正欺骗的张梁,情绪已经有些失控,根本不听属下劝谏。
张梁点齐兵马,当即呼啸着朝高正率领的大军杀去。
而此时,高正沿途不断收拢黄巾军,麾下兵马已经超过三万。
不仅如此。
随着时间的流逝,跟随高正的黄巾军,将会宛若滚雪球般,只会越来越多。
“踏踏踏。”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脚步踏过雨水的声音。
高正急忙凝神望去,只见张梁率领三千黄巾精锐,朝着自己呼啸而来。
黄巾军的确人多势众。
可真正忠心耿耿,且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的士卒,却也并不多。
很显然,张梁此时率领的三千黄巾军,就是真正精锐之师。
这些黄巾在起义以前,已经忠于张角三兄弟,而且秘密接受过训练。
张梁也毫不吝啬,将缴获而来最好的武器装备,都优先供给了这些黄巾军。
毫不夸张的说。
这三千黄巾军,纵然比不上官兵精锐,却也相差不会太多。
这些人的忠诚,也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
是以,哪怕如今城中黄巾,因为官兵将要掘堤的事情,早就已经人心惶惶。
这三千黄巾精锐,忠诚度仍旧没有问题。
看到张梁以后,高正眼神微凝。
虽然对方短时间内,聚集的兵马只有三千,却也让高正忌惮无比。
别看有三万黄巾被鼓动,嚷着要投降官兵。
然而,黄巾军大多都信奉太平道。
张梁在这些人中的威信,不能以常理度之。
他若振臂一呼,纵然不能让所有人都倒戈,却也有许多黄巾军会犹豫。
更何况。
张梁麾下虽只有三千兵马,却都是真正精锐,被称作黄巾力士,战斗力强悍。
兵在精而不在多。
高正后面黄巾军,本就属于叛逆,并不占据道义,对上张梁战斗力堪忧。
再加上张梁自身威信,以及麾下三千黄巾力士,说不得能够迅速平定叛乱,将高正斩杀当场。
“绝不能给其说话机会。”
高正目光微凝,眼中闪过一道厉色。
“张梁,你因为一己之私,而不顾城中十万兄弟,以及数万百姓性命。”
“此等行径,如何配得上人公将军称号?”
“你若珍惜兄弟们性命,怜悯城中百姓,此时幡然醒悟,开城投降尚且不迟。”
“若冥顽不灵,罔顾兄弟们生死,非要让南?变成一片泽国,我高正今日纵然拼上性命,也要与你战上一番!”
高正厉声高呼。
其身后那些黄巾军,本来看到张梁的时候,还有些心虚,不知道该如何行事。
此时听到高正这番言论,顿时收敛心神,看向张梁的眼神也变得不善起来。
“高正小人,背主之徒,还敢口出狂言,真是气煞我也!”
张梁只带领三千黄巾力士,原本想着说教一番,让被高正蛊惑的黄巾幡然悔悟。
他却没想到,高正居然率先发难,反而占据了道德最高点。
张梁本就恼怒高正背叛,此时更是怒发冲冠,完全忘记了此行自己的打算。
高正却不给其说教机会。
他再次厉声喝道:“汝仓促应战,麾下只有三千兵马,我身后兄弟数量乃汝十倍。”
“然而某顾念旧情,不愿兄弟们自相残杀。”
“你若有胆量,就站出来与我单独一战,我若不敌殒命,自然万事皆休。”
“若某侥幸获胜,顾念往日情分也不杀你,只要你率领不愿投降之人离开城池,让我迎接官兵入城即可。”
“如此,既能不自相残杀,也能保全城中十万兄弟,以及数万百姓性命。”
“甚至于,就连将军也不会有性命之忧。”
高正此言刚落,身后黄巾顿时纷纷呐喊,不少人都敬佩高正的义气与担当。
反观张梁,脸色已经铁青到了极点。
本来他还想着,只要以麾下三千精锐,在短期内打出优势,其余黄巾必定溃败。
那个时候,杀高正只是举手之劳。
他却没想到。
高正居然无耻到这种境地,把自己包装成有情有义、敢于担当之人,收买人心。
如果张梁,在没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仍然拒绝单挑。
肯定会让众人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