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都市现代>生在唐人街>3.第3章 超级电台!
附近最差的学校,唐人街附近最差的那座学校,前些年几乎每个月都会死一两位学生,校园情况有多恶劣由此可见一斑。

李平安去他奶奶家吃了,两人不再同路,独自往前走了几分钟,沿途都是破破烂烂的老房子,沿街稍微好一些,越往巷子里越破,路上被泼了脏水,隔着老远都能闻到腥臭味。

苏木到家后才发现家里没人,这年代手机不是苏家能买得里拿出钥匙打开门,这才想起早晨出门上学时候,好像听父亲说起今晚要到朋友家吃饭,走到餐桌旁,果然见到西红柿蛋汤和炒花菜,花菜里放了不少肉,味道闻起来还不错……

苏家不富有,但也不缺衣少食,尤其是对家里第三代唯一的男孩,从小到大几乎要什么给什么,只要是勤快一点的华人,日子都能凑合往前过。

八十年代初期的洛杉矶,对雇佣童工案件抓得很严,不过仍然没有阻止许多比苏木大三、四岁的孩子,直接辍学出门打工补贴家用。

苏家老头见多了类似的惨剧,有邻居家孩子小小年纪就学坏、也有的直接进了监狱,更多的华人少年没有任何技能,一辈子庸庸碌碌。

苏木奶奶生前会点手艺活,她是混血,父亲曾是来自于意大利的西装裁缝,另外也会制作皮鞋,所以到了苏木这一代,他也拥有一点点混血基因。

外表大致看不出来,只是鼻梁稍微挺一些,眼窝也略微深了点,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如果自己不说,谁都不会相信他是混血。

后来苏老头做她帮手,三十多年时间过去,早就学会了,前年苏木奶奶心脏病去世,就只剩下苏老头独自一人靠这门手艺,赚些钱补贴家用。

主要服务对象是买不起商店里西服的那群人,说起来是“纯手工定制”,实际上根本不出名,一周也不一定能接到个订单,早就打算租个店铺,可惜太贵了租不起,于是都在家里干活,少了许多生意。

穷人家的邻居,大多也是穷人,运气好赚到钱的那些华人,早就迫不及待搬出去,谁会来苏老头这里定制西服。

在指望子孙成龙的苏老爷子眼中,没有比苏木读书更重要的事情了,所以即使家里很缺人手,也从没提过要让他以后接手裁缝店。

在老人看来,这是没出息的贱业,赚到的钱勉强只够家庭开销,还不如华尔街那帮金领们一天的工资,他总希望苏木未来可以成为人上人,梦想着让孙子苏木去大公司上班当主管。

以苏老头一辈子在唐人街长大,从没出过加利福尼亚州的眼界,这已经是光宗耀祖的高级职业,再高……他压根不敢想。

儿子已经没希望,虽说开中餐馆也挺好,至少不用跟自己伸手要钱,可是仍然没有离开唐人街,所以如今原本应该属于苏木父亲的重担,又压在了苏木身上,可怜当年十一岁的苏木,背包就已经重达七公斤。

那是学期刚开始时候新书的重量,平时没有那么多书需要带着,作业也不多,然而苏木仍然每天都背着,主要是为了讨好苏老头,书多显得读书有诚意,为了赚几个零花钱,这个小家伙吃足了苦头。

每次想到当年才一岁半的苏木,从摆放在面前的众多物品中,抓了张绿油油的美钞,都会让苏老头心目中孙子未来会发财的幻想,变得更加坚定……

苏木的父亲苏丁财,年轻时候当过船夫。

曾经梦想着能够拥有一艘属于自己的渔船,出海打渔是个好职业,自己可以低价买到海产,转手还能赚一笔,自家吃同样挺不错。

可惜现实太残酷,唐人街所在的区域离海边很远,来回不方便,再加上拖欠两个月薪水的船长意外死亡,渔船被银行收走之前,他只拿到一件老旧的电台,带到二手店别人都不愿意花五十美元购买的那种老电台。

苏丁财气恼之下,将它带回了家里,总比什么都没得到好,就放在苏木的房间。

苏家从苏老头的父亲那一辈,移民来美国当劳工,花了将近半个世纪时间,才买下这套很老旧的平房,占地面积大约有两百平,总共五个房间。

沿街的那一间,在苏木小姑出嫁到旧金山后,被打通墙改成了中餐馆,菜单上只有十多个菜。

苏丁财夫妻俩做菜口味一般般,生意自然没好到哪去,地道的美国人不爱吃正宗中餐,许多土生土长的华人同样吃不习惯,顾客群体相当狭窄,每逢附近邻居偶尔不愿在家做饭,才会来光顾。

热了饭菜后匆忙吃完,苏木回到不大的房间里,在床上躺了会儿,墙壁稍稍发黄,劣质吊顶颜色更黄,总共才十多个平方,摆放一张床之后,可活动的地方就那么点大,书架上和桌子上都摆着书,另外还有从小到大的获奖记录。

书看得多,成绩也很出色,但他绝不是书呆子,床头还放了本繁体版的《射雕英雄传》,金庸老爷子火遍华人圈,美国也有许多忠实读者,这本书苏木早就看完了,此刻懒散站起来,将它放在书架上。

家人都不在,他无聊地摆弄起了这台放在书桌旁的老电台,别看这东西有年头了,到现在仍然可以使用,而且音质比普通收音机清楚,可以接收到更远地方的讯号。

插好缠着黑胶带的插头,打开开关后传来滋滋啦啦声,就在苏木准备调台时候,听见主持人说:“抱歉,最近爆发了太阳风暴,哈哈哈!地球受到了影响,刚刚信号似乎不太好!

接下来,我们收


状态提示:3.第3章 超级电台!--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