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仙侠修真>明末阴雄>第690章 要动手了

新年过后,各部门也开始忙活起来了,天策学院的筹建,海军的建立,以及野战军团的建立,都不是一时半会能搞定的事情,过程也不会太顺利,毕竟都没有什么先例可循,出现了问题需要随时更改和完成。

好在有了年前的那次会议,各部门对此都心里有底,不存在抵触的情况,进行起来虽然磕磕绊绊,但没有出现扯后腿的情况。

而进攻锦州的鞑子,也开始撤退了。

这一次行动,跟他的设想偏离实在太大了,原计划借着关宁军大量入关,关宁防线防务空虚之际,集结主力大军,毕其功于一役,一举攻破这座阻挡了他们十来年的防线,结果却落得个惨败而归。

甚至连皇太极进入沈阳的时候,都没有像往常那样大张旗鼓。

这一次遭遇惨败,是皇太极无论如何也不曾料想到的,以往哪一次回师沈阳,都是举行极为隆重的入城仪式,全后金的旗人,都会聚集在道路两旁迎接,欢迎出征将士的归来。

但这一次,皇太极没有那个脸面,因为这场仗打的太丢人了,连亲儿子都折了。

此次出征,他不但带了满八旗的六旗兵马,还有三万蒙古骑兵,以及近三万的汉军旗,朝鲜仆从军,

原本以为,可以将去年的大凌河之战的战场重现一遍,以一部兵马围攻锦州,而后集中精锐,消灭增援的明军,等到祖大寿缺吃少穿,就会出城投降。

就算祖大寿坚持不降,也可以派出一部分兵马,绕过锦州,攻击宁远,山海关,先行突破关宁防线,再行回头解决祖大寿,无论是劝降,亦或是强攻,都不是大问题。

按照他的推测,这个计划的可行度是非常高的,虽然关宁防线的兵马数量没有减少,但大部分都是从内地调防过来的明军,战力跟关宁军没得比。

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甚至祖大寿都出现了动摇,如果再加把劲,说不定他真的会开城投降,但天策军这个变数的出现,却打乱了他全部的部署。

先是天策军袭击山海关,马世龙率领山海关主力兵马东撤到宁远,还将前屯卫至山海关一线散步的兵力也都集中过来,极大的加强了塔山至宁远一线的防御,各城寨的守军数量,基本上都翻了倍,让他攻打宁远的计划也被迫搁置。

虽然那些内地明军不如关宁军,但他们兵力集中起来,借助城池,依旧可以给大金军造成不小的伤亡。

他也曾派人试图联络孔有德,结果派出去的人还没回来,天策局却突然从锦州湾登陆,不但击败了驻守打渔港的军队,甚至搞得多尔衮都不敢应战。

皇太极对天策军多少有些了解,也想好好培养自己的长子豪格,就派了岳托担任主帅,豪格和萨哈璘为副帅,亲率两万大军进攻立足未稳的天策军。

结果一战下来,除了萨哈璘带着不到千人死里逃生,其余的兵马尽数折损在打渔港,岳托被杀,豪格被俘虏,这样的结果是他始料未及的。

派出去的二十五个牛录,折损了二十三个,加上打渔港和塔山损失的三个牛录,攻打锦州和松山等地损失的两三个牛录,这一次出征以来,大进军损失了接近三十个牛录,而大金国总共有多少个牛录?

如果再算上在皮岛,铁山,义州,九连城折损在天策军手中的十来个牛录,他们已经损失了近四十个牛录,差不多是大金国两成的兵力了。

战败的消息一传回,多尔衮三兄弟就趁机发难,指责皇太极不该仓促发动此次进攻,白白折损大金国的军队,现在应该尽快撤退,以免遭受更大的损失。

由他们三个带头,其他人也对这次出征表达了不满,损失了这么多兵马,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战果,这让他们对此次进攻关宁防线的前景感到担忧。

此外,蒙古方面也出现了异动。

随军出征敖汉,扎鲁特等察哈尔部落,也出现了不稳定的情况,萨哈璘带去的蒙古骑兵,主要是敖汉部的,南下的时候是五千骑兵,回来的时候只剩下不到两百人,对于敖汉部来说,可以称得上是灭顶之灾。

敖汉部原本是林丹汗麾下的部落,林丹汗西撤右翼的时候,就带走了大量的部众,他们手里的部众本就不多,总共只有一万骑兵,这次派出了七千骑兵追随皇太极,结果在萨哈璘手上损失了接近五千。

原本他们就是对林丹汗不满,而且皇太极也许诺了他们很多好处,才选择背弃林丹汗,投靠皇太极。

三年前的入关,他们确实收获颇丰,也愿意继续跟着皇太极,但现在一丁点好处都没拿到不说,还白白折损了近半的兵力,他们能被利益驱动,自然也会被损失吓退。

在打渔港惨败的消息传回来,敖汉部落剩余的两千骑兵,便不告而别,由敖汉部首领的儿子哈克图率领,直接回草原上去了,损失如此惨重,他们必须得增强防备,万一其他部落趁机进攻,他们将会面临灭亡的威胁。

除了敖汉部,察哈尔原本的其他七个部落,也都萌生了退意,虽然他们没有遭受太大的损失,但敖汉部的前车之鉴摆在那,如果再打一场,跟那凶残的天策军作战,指不定就是他们哪个部落要被消灭掉了。

虽然皇太极的岳父宰桑布和所在的科尔沁部,依旧对皇太极表示支持,但他们内部也出现了不和的声音,虽然没有出现大的动乱,但皇太极很清楚,如果选择继续进攻,科尔沁部也出现重大伤亡,这个最


状态提示:第690章 要动手了--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