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不朽大皇帝>第411章 战后发展

远的不说,就去年被吴国坑害的七十万大军,再加上后来熊芳麾下的二十余万远征军,一旦诏令传出去,百姓们第一个就不答应,他这个皇帝肯定会被整个楚国的贵族和百姓唾弃,人心大失。

这样形势下,哪怕他是作为一个皇帝,也只能是听之任之了。

吴国被灭,天下纷争总算是告一段落。

吴国皇帝为其狂妄和昏策付出了代价,吴国的众多百姓,也成了无辜中一员。

虽然很多的邻国之间,时有摩擦,但是总的来说,整个天下还是步入了一个难得的和平时期。

可是,很多人都清楚,在这风平浪静的表面,实则暗流涌动。

按照杨沐在朝会上的说法,这是一个假和平。

为何这么说?

各国之间,是真的安稳下来了吗?

并不是。

之所以没有大的战争了,是因为几个大国都打累了,需要休养生息。

一旦恢复了元气,还能坐得住吗?

试想一下,伐晋之战后,特别是伐吴之战后,各国的实力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军力、民力还有疆域,都与过去完全不一样。

眼下晋国已经陷入了泥沼难以自拔,没有个十几二十年恢复不过来,没有这样一个庞然大物的镇压,整个天下已经是四分之局。

楚国、阮国、苍国、晋国。

其中,楚国和阮国的实力相差不多,苍国中规中矩,虽然有精兵但是规模略小,晋国虽然受挫严重,但毕竟底蕴深厚,尚能调出两百万大军,勉强可以算做一个强国。

虽然,四个国家表面上,还没有什么摩擦冲突。

但是有一个矛盾却是怎么都避免不了的——最强国,只能有一个!

等到几个强国修养了生息,稍稍恢复了国力,环眼四顾,发现身边还有几个比自己弱小得多的邻国,那么会发生什么情况?

就仿佛只要一抬手,就能轻易摘下来吃到嘴里的果子。

味道太鲜美了!

几百年的攻伐兼并,所有的大国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一要想国家强大,就不能守成吃老本,唯有疆域扩大了,人口多了,军队才会强盛,最终避免被吞并的命运。

可以想象的是,等到几个大国稍微恢复了元气以后,肯定会对周遭的小国下手。

在苍国,君臣百姓更加懂得这个道理。

毕竟,这么多年的居安思危的思想,不是白灌输的。

就说杨沐曾经在岁首祭天的时候,曾经声情并茂的喟叹了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引得整个苍国的百姓大为传诵,成了许多读书人的座右铭。

所以,整个苍国上下,并没有因为伐晋之战落幕而心态放松,外交部也在稳步的推进与诸国之间的关系,商务部和户部,则是忙着扩大大苍币的影响,争取尽快的让大苍币融入到各国中。

这就造成了一个现象,苍国的国库中,堆积的白银数目剧增。

这些既有苍国内收缴上的银子,也有外邦商人兑换的。

这就相当于,苍国用一堆的纸张,换来了数额巨大的银子。

杨沐并没有挥霍也没有做别的处理,而是让户部封存好,当作一个外汇储备,万一出现了什么突发情况或者打仗,可以作为一个经济手段。

当然,苍国一片欣欣向荣,别的国家也不是吃老本的。

伐晋之战中,苍国军队大放异彩,再加之会盟时候的一番国力展示,形象深入人心,所以在与苍国贸易的同时,也在尽力的模仿,发展本国的国力。

譬如楚国,就在楚皇熊敏讷的大力支持下,推行了寒门教育,并且着手打压贵族势力,为将来的科举做准备。

作为另一个大国的阮国,除了模仿苍国的诸多政令之外,则是加强了骑兵方面的建设,规定每年拨付大量的款项,用于发展战争器械与骑兵,颇具创新意识。

还别说,一番模仿下来,有些国家还真是学得有模有样的。

譬如,苍国的十二部制度就被康国和邵国,这两个小弟全搬硬套地模仿,虽然由于技术原因,很多事务都无法进行,像科技部和教育部,仿佛就像是一个空壳子。

但是,这两个国家也不在意。

在他们君臣的眼里,苍国就是学习的对象,苍国什么东西都是最好的,什么都应该学习!

康国皇帝甚至当着十几万的将士和百姓说,苍国救了康国,两国有着兄弟般的情谊,苍国就是康国的兄长,兄友弟恭,苍国的一切都值得康国学习。

然后,邵国皇帝得到了这个消息,顿时觉得康国的马屁拍得太厉害,认为自己被比下去了,非常的不甘心,也担心以后苍国会因此在国策中偏袒康国,于是又下了一次狠狠的决心,摆下祭坛,召集臣民祭天立誓,当众又剁了一根手指头!

邵国皇帝宣布,以后邵国为苍国的藩属国,年年上贡,永不相叛,军队征伐出战、册立皇后、太子,敕封丞相等大事,都要禀报给苍国皇帝裁决,若是苍国遭受外敌,邵国有义务派兵相助。

消息一传出,诸国皇帝侧目。

为何?

因为很熟悉。

以上的种种,不就是过去大礼王朝分封时,各大诸侯国对天子的义务么?

邵国这是自降国格,主动比苍国矮一级?

有心人仔细一想,就能懂得其中的道理,经过吴国的入侵一事,整个邵国都被打残了,现如今也就几万的残兵弱将,国内贵族没屠杀的


状态提示:第411章 战后发展--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