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离开小周庄,时间已过三月。
三个月中,拓跋匹夫师徒走出双马山范围,一路向西,过历石山、丑阳山、凡山、即公山,终至荣余山,总长两千八百里,一路上少有人烟,偶遇村落,也是稍微逗留,隔日便继续上路。
一路上,平平淡淡,无甚趣味,拓拔槐却甘之如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始出双马山,顿觉天地之广阔不可言表。观造物之神奇,方知道之深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当上下而求索。
这一日,来至荣余山范围,偶遇一山谷,里面似有人声传来,师徒二人便兴致怏然的向这条山谷走去。
入谷处,一巨大石碑立的显眼,上书“善人谷”。
谷口不大,仅有一丈左右,有一人界碑前盘膝而坐,见有人前来。立马起身相迎。
来到拓跋匹夫师徒身边,弹衣正冠,先是一个长揖及地,态度端庄,古韵盎然,然后热情的向两人问道:“请问二位可有什么需要帮助?”
拓拔槐还未曾见过如此客气的见礼,不由的有些手忙脚乱,还是拓跋匹夫见多识广,随意的还了一个礼,笑道:“我师徒二人游历四方,路过贵宝地,不知可否进去看看,歇歇脚。”
那人闻言,热情的道:“自然可以,我善人谷欢迎一切的客人,客人自去便是,在谷内可以尽情游玩,如有需要,尽管来找我。我名梁冬平。”
看来这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师徒二人也不多言,道谢后便牵着老黄牛,带着大黑狗,径自走进了这山谷。山谷不长,大约百丈,却是修的平滑无比,看起来干干净净。
入得山谷,顿觉眼前一亮,外面看平常无奇,没想到里面却是别有洞天。只见这山谷大约十余里方圆,里面亭台楼阁,鳞次栉比,美轮美奂,百花争艳,郁郁葱葱,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弯弯绕绕,青石铺就的小路纵贯南北,路上行人络绎不绝,人人衣着朴素干净,面带笑容。只是站在这里看着,便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偶遇一妇人迎面走来,路过二人身边,见他二人面生,便欠身做了个万福,温和的问道:“二位可是初来此地?”
拓跋匹夫回道:“是的,我师徒二人路过此地,便进来转转。”
妇人道:“那想必二位客人必是旅途劳累,看这少年郎的鞋子都破了,还请到家中坐坐,稍作休息。”
师徒二人一愣,心想这初次见面便要往家中请,这也未免太过热情了吧,难道这里面有什么猫腻。可从这妇人的神情举止来看,不像是包藏祸心。特别是拓拔槐,他有他心通,他清楚的从这妇人身上感受到了浓浓的善意。可毕竟是初次见面,怎么好意思冒然的就去人家中,况且这还是一个妇人。
于是,拓跋匹夫婉拒:“这样不大好吧?”
妇人不以为意,继续邀请:“没什么不好的,二位有所不知,我们谷内的人,最是热情好客,不管是谁遇到了二位都会邀请你们去家中做客的。既然妾身先遇到了,便是我们的缘分。所以,还请二位不要再推辞,跟妾身回家吧。好让妾身略尽地主之谊。”
师徒二人将信将疑,但既然人家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了,再不去的话未免太过不近人情,于是便应承了下来。
看的出来,妇人真的很高兴,步履轻快带着他们一伙往自家走去。
这一路上,不要说拓拔槐这没见过大世面的少年郎了,便是拓跋匹夫这老江湖都被这村子里的人弄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但凡遇到行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会自发的给他们行礼,然后挪身让路,等他们先行走过后,方才继续前行。询问妇人缘由,妇人答:“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最基本的品德。”
到了妇人家里,师徒二人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事热情好客。男主人见妇人领回了两个陌生人,不但一丝一毫生气的感觉都没有,反而更为热情。
先是殷勤的将老黄牛牵了过去,在它面前放满了新鲜的草料,老黄牛都被男主人的客气打动了,从不吃草的它,硬生生的吃了几口,以此来回应男主人的客气。然后男主人便请拓跋匹夫二人屋内落座,七八岁的小孩便奉上了香喷喷的热茶,一杯茶喝完,一边喝茶,一边对他们二人嘘寒问暖。谈笑片刻后,女主人已经勤快的烧好了热水,调好了舒适的水温,邀请二人去洗澡。洗完澡后,男主人已经给他们准备好了干净的衣衫,至于他们原来的衣衫,已经被妇人拿去洗了,而且已经洗好了。
换好干净的衣服后,又被请回了中堂,再次上茶,让他们稍候,自去准备晚饭。
晚饭很丰盛,但是不对拓跋匹夫二人的胃口,实在是二人的对饭食的美味要求太高了。可看着主人期盼的目光,连拓跋匹夫都不好意思不吃,而且还要违心的赞不绝口。
一顿饭在主人家的热情招待下终于结束了,师徒二人也弄明白了自己到底在一个怎样的所在。
善人谷的由来早已不可考证,谷内的人们自诩是善良的化身,他们热情、勇敢、正直、宽厚、勤劳、温和、谦逊、无私、博爱,似是每个人的身上,都具有人世间所有高尚的品德。他们以此为傲,被全员身体力行。他们将这些品德融入他们的骨子里,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直至今日,这些高尚的品德似乎已经化为了他们的本能。
在这里,没有欺凌,人人平等,和睦相处。
在这里,没有贫富差距,人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