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崛起于盛唐>第六十章奋斗奋斗

不过现在灾民的救灾事宜已经走上正轨,等忙完后,抽身离开也不失一件坏事。

这么多的灾民集中在着,等到年后,朝廷应该会有安排,毕竟都是大唐的百姓,是就近安置还是遣散回家,那就是李二陛下要操心的事情了,李鑫的手可不会伸的那么长。

做人做事其实都是一个道理,方寸之间火候程度一定要掌控好,历史上功高镇主的功臣也有不少,但是又几个能有好结果,不能依靠李二陛下的那份信任,帝王的信任是最不值钱的东西,需要你时,好话随便说,条件由你开,不需要你时,一脚就把你踹开,所以离开是李鑫最好的选择。

但是离开之前该做的事情还是要做的。

数万灾民留在封地上,吃喝拉撒都不是小事,吃的事情解决了,住的问题也要解决啊!

寒冷的冬天,那是会冻死人的,矮小的灾棚兴许一场大雪就能压塌。四处透风,怎么能挡得住寒风,如何能存住温暖?

如今如何给灾民建房子,是摆在李鑫面前不得不解决的事情了。

要建立能挡住风雪,还能不引起别人注意,还真是不小的麻烦。

水泥和砖块是不可能用的,因为那样虽然牢固但是花销太大,且需要太多时间,谁知道下一场大雪是什么时候。再说只是用来临时居住,用不着花那么大代价。

拿着地图,左看右看,琢磨了半天,才下决心,建房的地点就放在城门到庄园的中间位置。那里够大,且没有耕地和居民,是一块荒芜。这件事不需要向李二上奏,找找县令就行了,毕竟是救灾,相信县令也不会有太大意见。

泾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泾河之北东与三原、高陵区交界,南与咸阳市渭城区接壤,西隔泾河与礼泉县相望,北依北仲山、嵯峨山与淳化、三原县毗邻,总面积780平方千米。境内十分平坦开阔,在李鑫看来,凡是平地都能耕种,泾阳县至少能开出300万亩的田地,甚至能更多,只要灾民苦心耕种,足够养家糊口。

来年要是不愿意回乡,这里便是他们最好的居住地带,依山傍水,只要人不懒总不会饿死,且靠近长安城,兵灾基本上也遇不到。

“侯爷,这泾阳县有数百万亩的耕地不假,可许多都是从未开垦过的荒地,多是硬邦邦的土地,本县缺少牛马,想要开垦出来实在是太难了,老夫想不出办法来。”

听了李鑫的讲解,县令瑶瑶头,并不看好,耕地是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开垦的,没有牛马只靠人力绝非易事。不过能把县里的情况了解的这么清楚,显然王县令上任至今,也是下了苦工了。

李鑫自然知道这其中的难度,不过早就已经想好解决的办法,继续说道:“不难,不许要牛马,我已经让人打造一种新式农具,到时候只需要人力就能把他开垦出来,只是本侯怕,王县令吃不下这么多人。”

李鑫找到王县令后,有改变了当初的想法,与其让他们每年都要外出逃难,不如就顺手把他们留在这里,反正泾阳县这么大,不差这点人,但是这件事不能让李鑫出头,必须要让王县令出头,屁股决定责任。

“能,下官肯定能,只要侯爷能把耕地解决,那下官就能把人留下。”王县令把胸脯拍的啪啪响。

泾阳县本来的人口只有十多万人,算是中县,要是能留下这些灾民,那泾阳县的人口就上升了新的高度,这可是大功绩啊,以后无论是升官还是留任,那都有底气了,至少家族也会比以前看好自己。

“当然这么多人,只靠种地是肯定不行的,再说我也拿不出那么多的精铁来打造,不过如果让他们找到产业,他们就是创造财富的源泉。我们现在需要的是给每一个人,找到合适的职位,让大家有挣饭吃的活路。要吸引南北的商人汇聚过来,还要把咱们的商品卖到各地,农商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稳,走得快!”

古代的商业中心,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各地的拳头产品,也是花了很长时间,逐渐摸索出来的,比如江南的丝绸,洛阳的纸张,江西的瓷器........

不过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需要时间来摸索,如果按照正常时间至少需要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时间,但是现在有了李鑫就不同了,大大小小的工坊都在建造,许许多多的商品都在产出,这些东西不能只靠别的地区过来买,也可以自己送上门去卖啊!然后再把当地的东西带回来卖,这样既能减少支出,又能增加收入,这重点就是商品。

肥皂,香水都是好的不能再好的商品,等实验出来,完全可以投入生存,售卖。

王县令没理由拒绝天上掉下的馅饼,只能回家去求爷爷告奶奶,找宗族,只为了把这些人全部留下。

不得不说,糟糕的环境,磨练了人的意志和吃苦的精神,早上听说只要出去打鱼就能多领一个馒头,浩浩荡荡的大军跟在大雨后面,向着渭水里的鱼虾出发。

在水里快快乐乐生长了,数年的鱼虾,已经忘却了对人类的恐惧,只要有洞,他们就喜欢钻,一个上午的时间,就送了三次鱼虾回来。每次都有过万斤重。

可惜这个时代的科技不够发达,撒网拉网都靠蛮力,要是放到现代去,这么肥美的江河,只要一个上午至少能打捞上百万斤。

男人用卖力,女人在后面挑挑拣拣,收拾鱼虾。小孩子跟在大人后面像模像样的帮起了忙。

饥饿的滋味就像


状态提示:第六十章奋斗奋斗--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