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穿越战国——常磐红叶>第一百九十一章 开城

6月20日傍晚,雨秋平等待在东门城下町外围的瞭望台上,紧张地注视着引马城的动静。

冈部家在上午就派出了三个重臣家老,和雨秋平商讨送出百姓的问题。最后达成的协议是,冈部家会打开东门把百姓送出,送到雨秋平的营寨前。而雨秋平不能趁着冈部家开门的时候强攻城门,各部都必须留在营寨内,不得乱动。虽然觉得这个计划有些太过有利于冈部家,但是为了百姓考虑的雨秋平也一口答应了下来。

然而,让他有些不快的是,冈部家一定要在傍晚将百姓送出。如果这件事拖到了夜里,在这夜晚就会漆黑不见五指的古代,帮助几千有夜盲症的人安顿下来可着实要浪费不少功夫。雨秋平建议今天下午就开始送出百姓,冈部家的家老却说来不及准备。雨秋平又提议说明天再送,冈部家的家老却很为难地说粮草已经不够今天的晚饭的了。雨秋平无奈之下,再次答应了这个条件。

为此,他也紧锣密鼓地准备了起来。要一下子接纳六千多百姓,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要给他们准备粮食和住处,要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要维持秩序,都免不了一番功夫。索性,朝比奈一系的部队围城以来,刚刚帮一万多百姓在营寨周围搭建了住处,安顿了下来,经验丰富。为了容纳新来的六千多百姓,雨秋平传令各部全部动员起来,拆除一部分暂时用不到的后排防御工事,再去砍伐树木,搭建简易的住宅。同时也号召居民们一起参与搭建工作,并准备着六千人的晚饭。大家以前都是引马城外城下町的乡里乡亲,彼此间沾亲带故,自然都对这件事十分热心。引马城外几万人立刻忙活地像个大蜂巢一样,营地也变成了建筑工,直到傍晚时分,依旧没能弄完。而引马城内,也响彻了一下午的嘈杂声,可能是百姓们正在乱哄哄地收拾细软,准备出发。

不过,雨秋平自问也不是傻子。他为了迎接百姓,拆除了部分防御工事,很担心打开城门后,出来的不是百姓,反而是突围的冈部家。为此,他特意将常磐备的足轻们全部派遣到防御工事里和营地两旁,自己和查理亲自带着弓箭手监视动向。另外几家也如临大敌,通知全员戒备,以防冈部家声东击西,从其他几个门趁乱突围。

现在到了申时七刻,已经到了约定开城的时间,引马城的东门却毫无动静,城内范儿传来越来越大的嘈杂声。雨秋平不免有些烦躁,在瞭望台上警戒的弓箭手也越发紧张。。不过,冈部元信并没有让他等待多久,申时罢课,引马城的东门缓缓打开——出来的是衣衫褴褛的百姓,而不是全副武装的军队——这让雨秋平长出了一口气。

然而,和雨秋平想象中井然有序的百姓排队出城不同,百姓们一窝蜂地拥挤着抛出城外,狭窄的城门洞立刻被挤了个水泄不通。最早挤出城的几十个百姓立刻飞快地沿着城下町的大道向着雨秋平的营寨这边跑来,而后面的百姓也不断拥挤处城门。就仿佛是一个装满了绿豆的布袋子,下面破开了一个口,绿豆水泄般涌出的场景一样,越来越多的百姓冲出城门。而城下町的那条大道也逐渐被人群挤满,不少百姓被迫从城下町的小道里绕路。雨秋平能大概看到,似乎有不少在拥挤中走散的家庭,或者是遗失了行礼的百姓,正试图回身返回——这显然加剧了拥挤。

跑得最快的人已经欢呼着冲到了壕沟边上——栅栏已经被雨秋平临时拆毁,为了方便百姓通行。而大多数的人,却还拥挤在城下町里。常磐备的足轻们为赶来的百姓让开了一条小路,让他们通过防御阵地往后面的百姓聚集区赶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百姓涌出城门,密密麻麻地分布在东城城墙到常磐备防御工事的这段区域内。城下町的复杂难行和雨秋平之前挖的壕沟加剧了拥挤程度,只有走在队伍最前面的百姓知道自己在往哪里走,其他人都只是茫然地跟着人流向前涌去。而与此同时,常磐备防线前大量的百姓也给常磐备的足轻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由于常磐备只在放线中让出了几个小口子给百姓通过——他们还要绕过拒马和栅栏,这导致通行量远远低于城门口放出来的人数。不少人拥挤着跳下壕沟,再爬上来,推搡着常磐备足轻身前的防御工事,要求放行。

越来越多的人摩肩接踵地滞留在这片区域内,雨秋平感觉到局势似乎有一些失控。据在瞭望塔上的他肉眼估计,已经有几千人拥挤在东城门外到自己的防线之间。人头的密集程度丝毫不输给春运现场——他之前大大高估了村民出城的秩序,这导致大量人员的滞留。现在,他所在的这个瞭望塔下,也都密密麻麻地塞满了百姓。日暮西山,夕阳的余光因为引马城的阻挡,已经照不全整个城下町了。黑暗逐渐降临加剧了人群的慌乱,还有几个人打起了火把照明。

“殿下,这样的局面不是很乐观。”一直随侍在边上的天野景德沉声道,“这么密集的人群,还处在两军交界间,一旦发生混乱,后果不堪设想。”

“权兵卫…你说的没错。”雨秋平下意识地用天野景德的幼名叫道,“那你看现在该如何是好?”

“殿下您的安危,最为重要。”天野景德望向瞭望塔下密密麻麻的百姓,“殿下你现在所处的地方,和本军隔得太远。若是有混乱发生,根本来不及回去指挥部队。”

“无论如何,请先回到军


状态提示:第一百九十一章 开城--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