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穿越重生>蜀汉的复兴>第五零六章 小卫求学记(五)

西元274年十二月中旬,徐州刺史卫瓘的府邸内,涌入了很多不速之客。

这些人里,领头人姓陈名越,乃是广陵陈氏的现任族长(晋大将军陈骞之父陈矫原姓刘,是因为其父亲早亡,跟随母姓过继给广陵陈氏的,所以他这一支当不了族长)。其祖上便是大名鼎鼎的陈登。其他的,还有姓王的,姓诸葛的……好吧,全都是徐州地面上有头有脸的大世家。

“使君,朝廷不是说今年仍然实行九品中正制吗?怎么大中正都把名单报上去两个月了,朝廷仍然没有任命下来?”

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从曹魏初建,到南北朝时期逐渐消亡。其自身也经历了很多变化。简单点说就是:大世家对这个制度的掌控力度越来越强,普通地主、豪族由此逐渐衰落。这一制度根本性的转变,在于司马懿。

九品中正制刚刚建立的时候,是没有州中正这个职务的。郡一级中正对人才品评有决定性作用。州级基本上就是把郡级对人才的品评转一道手交给中央。

司马懿第一个提出在州级设立大中正,在人才品评上起主导作用,这个建议一开始被当时的曹魏大将军曹爽给否定掉了。等到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又把这个建议拿出来,变成了实际政策。

试问?和郡里的中正,稍微家里有点资产、名望便能争取一下比起来。谁能做一州大中正?当然只能是高门世家。这样一来,原先相对公平的九品中正制,一下子就成了高门世家的私利工具。

这才是顶级世家支持司马家篡位的根本原因之一。

这样做,司马家登上了皇位,顶级世家获得了世袭出仕权,并且对次级世家形成绝对掌控,这利益不可谓不大。但也由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没有了竞争,本阶层腐化堕落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不过,正因为腐化堕落得实在太快,所以这些世家更离不开这项制度了。

季汉入主中原,司马家是死是活不关世家老爷们的事。只要你新政权继续承认这项制度,我们朝你拱拱手,拜一拜,也是可以的。

所以,当关彝为了迅速稳定关东,宣布九品中正制继续执行一年的时候,这一年,关东八州总体保持了安静。

但是现在问题来了:这一年都快结束了啊。我们品评出了那么多的上中、上下什么的,早早的都把名单交出去了。按以往的流程,是马上录用做朝官,还是任命为地方官。差不多也该有个眉目了啊。

所以,大家伙忍到十二月中旬才到刺史府闹腾,已经是很有涵养了。

“诸位,诸位,请静一静,静一静。诸位都是徐州的栋梁,为何在本官的官衙如此喧哗,请静一静……”

“静一静?怎么静?卫使君,我们可没有你运气好,有那么漂亮的一个女儿。直接就勾搭上了关子丰。你现在全家官位不愁,哪里能明白我们的焦虑?”

“就是!听说关子丰那次子长得奇丑无比,身如黑炭!哎,卫使君,在下对您的钦佩,真是难以言表啊。”

“啪!”听到这些家伙如此露骨的嘲讽自己卖女求荣,平日里脾气再好,这会儿也装不下去了:“左右,与我将这些人按到各自座位上去!”

卫瓘的侍卫,乃是季汉的关西老兵。刚才在场边看着这些人的丑态,那是早就不耐烦了。这时候官长一旦下令,那就个个如狼似虎的扑了上来。

“哎哟!轻一点!”

“啊,好痛!你这人怎么如此粗鲁?”

“啊啊啊,我的腿,我的手,断了,断了…….”

“卫伯玉,你居然敢如此折辱我等?”

看着下面众人的一番丑态,卫瓘着实的长叹了一口气:“诸位,朝廷没有发布明令,说今年品评举荐的人才如何安置。本官又有什么办法?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大司马一再指示,要本官不要介入大中正的品评。但诸位扪心自问?徐州今年的品评结果是正常的吗?去年,徐州九品里,上上为零,上中为三,上下为五。今年呢?上上为一,上中为十八,上下为三十七。至于中品,更是数百之多。这样做,真的不对啊。”

“卫使君。”到底是身后有如狼似虎的残暴汉子伺候,这时候的世家代表们也不敢闹得太过分:“这说明了什么?说明大汉入主中原,天地气运响应啊!这是大大的好事嘛!”

“我们徐州人算是有自制的了。你看看北边的青州,上上倒是没有,但是上中呢?整整六十人!比去年翻了二十倍!”

“哎,诸公。”长叹了一口气,卫瓘站起身来:“多的话本官不想说了。你们的来意,本官清楚了,马上就命人起草奏表,询问朝廷到底如何行事。另外,本官所在之河东卫家,与徐州诸多世家交往了数十年。所以在这里,本官尽最后一点责任,给大家念一封家书吧。”

……

“父亲大人钧鉴。

儿承父命,携四弟向西游学,短短数百里,感慨实多。

初,因四弟、五弟体弱多病不耐颠簸,加之儿与四位弟弟皆不能乘船。故不得已乘牛车入秦。自华阴起,

沿途多遭嘲笑、唾弃。

一路行来,只觉民有胆气,敢于直面贵人。官有操守,多见于田间地头。沟渠纵横,绿荫蔽日。禾苗茂盛,鸡鸭成群。农妇歌于水旁,孩童嬉戏池边。一言以蔽之,生机勃勃也。

入得长安,人口繁盛,市井繁华。高鼻深目、金发碧眼,乃至身如黑炭之人,


状态提示:第五零六章 小卫求学记(五)--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
回到顶部